德國的製造工藝領先全球,提琴行業在德國製造裏更是專業,在德國有提琴制琴學校,按照學生的能力授予不一樣的畢業證書.
德國製琴師證書
德國提琴技師
德國提琴技師
我與德國樂器公司一起工作20多年,今天我來為大家介紹德國提琴的製作秘密,首先我為您介紹提琴的結構.
提琴結構圖
接下來我為大家介紹提琴的主要材料與選材方法 :
雲杉是製作提琴面板、音柱和頂角木的材料。德國人要求樹齡在80年以上,生長在歐洲、俄羅斯等寒冷地帶,海拔800米以上,年均氣溫在5°C左右。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,木材能緩慢成長,年輪寬度在0.5-1.5毫米之間,非常適合製作提琴。經過嚴格的篩選,大約只有70%的木材能用於提琴面板,確保產品品質。優質的雲杉產地有意大利北部、俄羅斯。
雲杉木
其次,楓木用於製作提琴的背板、側板、琴頭和琴橋。楓木硬度較高,乾燥時間較長,一般需2年以上,高級材料需3年。楓木種類繁多,其中五角楓因其紋路和硬度而最適合製作提琴。楓木產地包括東歐各地、中國雲南四川、加拿大,各地產出的木質差異不大。
楓木
烏木則用於指板和配件。烏木硬度較高,乾燥時間比楓木更長,因此庫存時間也需更久。由於木材顏色較深,德國公司大多選用非洲出產的烏木。
烏木
接下來是乾燥工藝的流程 :
所有的木材需要三次乾燥處理,確保木材穩定、不變形,並增強木質彈性和振動共鳴,從而達到優秀的音質效果。
第一次乾燥: 機械乾燥 ,使原木料的含水率由25%-35%降至7%以下【兩周烤房烘乾】
第二次乾燥:自然乾燥 大師系列提琴5年以上,其餘提琴3年以上
第三次乾燥養: 養生處理 在製造前把木材放在50攝氏度左右的恒溫室乾燥兩周,確保木質的穩定不變形,並且增強木質彈性和振動共鳴,創造出最好的音質效果
烘房乾燥
自然乾燥
接下來是提琴白身的製作,每把提琴從木頭的拼接.底板面板的厚度製作,德國人都有不同的標準,學生級提琴,制琴工藝相對簡單一些,只需要測量底面板的6到-10個點的厚度即可,因為初學提琴的前兩把提琴演奏者對音色的要求沒有這麼高.
然後是演奏者的第二或第三把琴了,這類型的提琴德國人稱之為Concert Series 演奏系列,提琴的底面板要用手工刨制,要測量12-20個點,確保提琴有更好的音色.
接下來就是 Master Series 專業及提琴,由制琴師從頭到尾一個人製作,每個制琴師一年只能製作15-30把琴,這樣的琴音色與手感都非常好.
刨弧度
面板製作
刻琴頭
在油漆製作方面, : 製作前必須先將白身放進養生房乾燥10-15天,這樣木頭的彈性更佳,搭配德國獨特的酒精油漆配方,每把琴要上25次以上的反覆塗刷,需要一個月時間,如此油漆表層較薄,發音效果更好.
刷油漆
最後是琴橋與音柱與配件的安裝,德國琴大多選用義大利的雲杉木音柱,以及來自東歐的楓木制作琴橋,好的材料與安裝工藝影響音色巨大,裝配技術好可以將提琴音色加強50%以上.
安裝音柱
德國Teller琴橋
提琴製作是一門複雜的工藝,從選材到製作過程都要求極高,德國人憑藉其精湛的工藝和嚴格的品質控制,奠定了他們在世界提琴行業的地位。
下期為您介紹選購提琴的四個要素.
文章版權歸屬法蘭山德鋼琴(franzsandner)樂器品牌有限公司:
http://www.franzsandner.com/